台灣鋏蠓(小黑蚊)生態與幼蟲孳生源

最適合台灣鋏蠓發生的溫度範圍約在18-32℃之間,因此台灣鋏蠓在台灣全年發生,其密度呈春夏季高、冬季低的季節性變化。影響台灣鋏蠓密度變化的主要因子主要為溫度、雨量、相對溼度、風速等氣象因子,其中又以潮溼為台灣鋏蠓孳生的主要環境因子,通常年度春雨或梅雨季節後,是台灣鋏蠓開始年度大發生的時間。

由於台灣鋏蠓嗜吸人血,因此人的活動與行為也是決定台灣鋏蠓密度高低的重要因子;容易吸到血的地方小黑蚊就容易好發,如在農庄、社區、村落、學校、廟口、公園、風景區、遊樂區等人多、或人群聚集活動場所都是小黑蚊可能猖獗危害的地方。根據調查,台灣鋏蠓活動範圍大多侷限於居家、社區及其周圍數十公尺範圍內,充分顯示血源的提供為小黑蚊發生的關鍵因子。

台灣鋏蠓幼蟲陸生,主要取食藍綠藻與綠藻等藻類,這些藻類滋長於潮濕的土壤表面,或是地表石、磚、水泥等結構的表面與縫隙中,呈現綠色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「青苔」。以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,環境中會滋長青苔的地方到處都是,也就是說環境中隨處可見台灣鋏蠓幼蟲的孳生地。常見的台灣鋏蠓幼蟲孳生源為居家、社區中裸露土表的青苔滋長處,如盆栽、花台、花圃土表及其邊壁、灌木叢下、牆角、溝壁、渠道邊壁、邊坡、坡坎、石頭邊、石縫,以及屬於農地的竹林、茶園、菜園、矮灌木叢、檳榔園、果園、樹林週邊等等容易滋長青苔的地方。另外,實驗報告指出,台灣鋏蠓幼蟲不會孳生於水中,蛹在水中也不會羽化。

竹林是台灣地區台灣鋏蠓的源發地,在眾多的孳生場所中,也以竹林的問題最為嚴重。觀察分析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竹林可以保有高濕度,林內地表也都長有大量的青苔,可充分提供幼蟲食物來源;加上頂端竹葉覆蓋不密,竹林內光影交錯的環境,符合台灣鋏蠓成蟲棲息偏好,因此竹林成為提供台灣鋏蠓孳生孕育的溫床。此外,台灣鋏蠓習性偏活動於光暗交界處,因此除了竹林之外,樹林外圍邊緣大樹下、花圃灌木叢下、盆景區內棚架下等環境也都是小黑蚊好發的環境。

相關文章:小黑蚊的「叮刺」與「叮咬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torumb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